一、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产品介绍
1、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CVHD-3000)是一种测定脑血流速度和脑血管顺应性等参数的医用电子仪器,它是上海脑血管病权威研究机构研发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CVHD)的系列产品之一。能够定量评估不同年龄组个体当前的脑血管功能,如脑血流速度、脑血管大动脉弹性情况、中小动脉的顺应性和微血管循环状况。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配套使用的外围设备简单,配有一个诊察床、血压计和人体秤即可开展工作。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的开发背景是:该公司科技人员从1986年承担军队重大课题乃至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脑卒中预防、预警、早期诊断攻关项目,研究工作28年中多次获得国家、军队、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获得国务院终生特殊津贴。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的核心价值是:自1985年起,我国理、工、医多学科研究人员历时28年,国家投入2000千余万元的科研经费,历经30余万次检测建立的数据库和科研人员20余年累计的成果,经科学计算得出的正常值数据库,能帮助评估脑血管功能状况、早期诊断脑卒中。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可广泛用于:脑卒中危险度评估、卒中高危人群筛选、卒中亚临床识别、脑供血状况检查、防治效果观察、脑血管药物筛选、危重病人监护、中老年人健康体检、脑血管病临床科研等领域,医院的神经内科、老年科、中医科、体检站都可以使用,适用的人群广泛存在。
1999~2001年上海市科委和市卫生局联合立项市财政局专项拨款 500万元,在上海市南汇区 69.7 万人群中开展“高危人群筛检与预防”成果推广试点。
2003~2006年间,在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脑卒中卒中危险度评估及一级预防研究"中作为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手段和干预效果观察指标,对约3万人进行检测,作风险评估和干预效果评价。
2004~2006年间,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手段全国多中心扩展性研究”课题中,对2.5万人进行检测,作风险评估。
2009年卫生部医政司颁发《缺血性脑卒中筛查与防控指导规范(试行)》。在全国范围初选58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省级脑卒中筛查及干预中心(基地)单位。推广和开展以“脑卒中筛查”、“科学用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为主的干预技术
2008~2010年间,在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社区脑卒中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研究”课题中,对4万余人进行检测,作风险评估和干预效果评价。
研究人员对南汇区1万多人的队列追踪研究观察7年,期间83%以上的脑卒中事件被提前预警,78.5%的人群排除脑卒中,准确度达80.5%。
目前,每年患脑卒中病人群体呈上升势太,不能不引起高度警觉:
由此可见,到2020年, 我国因颈动脉狭窄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病人数将达到450万左右。
作为目前临床检测脑血管功能和脑卒中预警手段常用仪器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CVHD-3000)的积极作用凸显。该设备的主要功能有:
1.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药物疗效评价与筛检;
2. 卒中高危人群筛检;
3. 卒中危险度评估;
4. 危重病人的监护;
5. 卒中一级预防用药指导及效果评价;
6. 卒中二级预防用药指导及效果评价;
7. 中老年人健康体检。
其优势主要在于:
1. 多了一个压力探头(可以测量颈动脉血管壁的压力值);
2. 拥有38万人的病例的数据库;
3. 无创伤检查;
4. 操作快捷;
5. 价格低廉;
6. 适应性强;
2、CVHD-3000的工作原理
由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的特殊性,它是几十年的科研成果、200余万个临床数据为核心的一个以数据为主的仪器,以下是该项成果近几年部分获奖内容:
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1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2年脑卒中预警软件获得著作权
目前针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病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如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它们是通过影像学检测脑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仪器。通过此类诊断仪器可较为准确定位脑卒中的病灶和性质。但是在尚未形成脑卒中病灶前,而脑血管受到其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和各种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综合性影响,使脑血管功能遭受破坏、衰退,发生脑血流速度、脑血管顺应性改变。对此阶段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应用MRI和CT形态学诊断手段“爱莫能及”。 通过对市场调研,并对同类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出相应结构简单、操作快捷、可准确监测脑血管功能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CVHD-3000)”。
仪器名称 |
主要功能 |
临床应用 |
MRI(形态学检查仪器) |
可清晰定位脑卒中病灶和确定病灶的性质 |
用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价格昂贵 |
CT(形态学检查仪器) |
能对卒中病灶定位和确定病灶的性质 |
用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 |
DSA(形态学检查仪器) |
可详细观察脑血管的几何图像 |
有创伤检测,价格昂贵 |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CVHD-3000) |
具有脑卒中预警软件,定量评估脑卒中的危险度。用于卒中预警 |
无创伤检测,操作快捷
价格低廉,适应性强 |
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的临床意义
*脑卒中的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脑卒中”大家又熟悉又害怕,且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脑卒中死亡率是冠心病的3.4倍,每年新发200万例,死亡150万例,幸存者6-700万例,约75%致残,重度致残约40%每年消耗治疗费用100-200亿元。如果我们对“脑卒中”这个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有了高度的重视,用积极、主动的方法来应对,其结果将是大不一样。
|
发病率 |
死亡率 |
城市 |
219/10万 |
185/10万 |
农村 |
116/10万 |
142/10万 |
现在医院的医疗设备都很先进,像核磁共振、CT,小的彩超和TCD,为什么还要这个“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原因在于核磁共振、CT是对脑部血管做形态学影像检查,针对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用来确定脑血管“阻塞”或“出血”的部位、程度;彩超和TCD可以看血管,但它没有数据库来分析。
运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对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做危险度评估、对未发生“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做筛选,此仪器还可用在卒中亚临床识别、脑供血状况检查、防治效果观察、脑血管药物筛选、危重病人监护、中老年人健康体检、脑血管病临床科研等领域。“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是做血液动力学(脑循环功能学)检查和早期诊断,通过颅外颈动脉段的血流和血压状况(血管顺应性)对尚未形成卒中病灶前,而脑血管已经受到其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和各种危险因素的长期影响损害,使脑血管功能已经遭到破坏衰退,发生脑血流速度、脑血管顺应性改变,以数据分析对比的形式作出早期诊断。在此阶段应用MRI和CT形态学诊断手段不适用。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在国内外首创应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积分方法和积分值定量评估、监测脑卒中的风险度进行脑卒中早期诊断,其脑卒中早期诊断、监测的准确度已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CVHD-3000)的检测参数包括:颈动脉的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脉搏波波速(WV)、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动态阻力(DR)、临界压力(CP)、舒张压与临界压之差(DP)。
序号 |
指标名称 |
临床意义 |
1 |
颈动脉的平均血流量
(Qmean) |
反映脑血管床供血状况的指标,表示单位时间内流过颈动脉某检测点横截面的血液的体积。它主要反映该侧颈动脉系统血管床的供血状况,若降低,表示该侧脑供血不足。 |
2 |
平均血流速度
(Vmean) |
反映检测时间内血液在血中流动的运动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降低则提示该侧脑供血不足;若双侧血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而脑血管其他指标无异常,可提示心脏功能低下。 |
3 |
最大血流速度
(Vmax) |
是反映心脏快速充盈期颈动脉的血流速度。若最大血流速度低于该年龄组的正常指标,说明心脏射血功能降低。 |
4 |
最小血流速度
(Vmin) |
反映大动脉血管自身调节功能的指标。是在心脏减慢充盈期(舒张末期),大血管瞬间回弹时的血流速度,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通过多因素判别分析证实,最小血流速度对缺血性卒中的贡献率最高。 |
5 |
脉搏波波速(WV) |
反映血管弹性状况的明确指标。 |
6 |
特性阻抗
(Zcv) |
反映脉搏波在血管床中沿着一个方向传播时所遇到的阻抗。其临床意义同WV。 |
7 |
外周阻力
(Rv) |
反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床通畅程度的定量指标。小动脉梗塞、管腔变窄或血管痉挛都将导致外周阻力升高。脑出血病人外周阻力异常升高,尤其是病灶侧。 |
8 |
动态阻力(DR) |
放映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的自身调节难易程度的指标。 |
9 |
临界压力
(CP) |
反映毛细血管开放的压力。动脉过度灌注、静脉回流受阻、颅内压升高等都会导致临界压异常升高。 |
10 |
舒张压与临界压之差
(DP) |
异常降低提示病人在每个心动周期的末期,脑组织可能会有短暂性的供血不足。 |
三、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仪技术参数
1. 工作条件
1) 电源:交流电压220V±22V,频率:50Hz±1Hz
2) 功率:输入功率160VA
2. 产品特征
1) 仪器的电气安全分类:I类
2) 仪器电源种类:单相,电网电源供电
3) 仪器应用部分形式为B型(流速探头、压力探头)和BF型(心电电极)
4) 仪器不具备对除颤器放电效应的防护
3. 流速检测指标
1) 监测仪应具有动态显示流速波形功能,能够清晰、正确的显示血液流速波形。
2) 超声发射频率为5MHz±0.01%,波形为连续正弦波。
3) 探头超声发射功率小于5.0mW
4) 流速测量范围:5-100cm/s
5) 流速准确度:5-10cm/s范围,误差不大于2cm/s
10-100cm/s范围,误差不大于读数的15%
4. 压力脉搏波检测指标
1) 监测仪应具有动态显示血液压力脉搏波形的功能,能够清晰、正确的显示血液压力脉搏波形。
2) 测量范围:0-35KPa
3) 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大于1.0mV/ KPa
4) 压力幅度调整范围大于:20dB
5. 心电同步信号检测指标
1) 监测仪具有动态显示心电同步信号和同步触发电平的功能。
6. 软件功能
1) 检测参数指标:颈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量(Qmean),颈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颈总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颈总动脉的最小血流速度(Vmin),脑血管脉搏波波速(WV),脑血管特性阻抗(Zcv),脑血管外周阻力(Rv),脑血管动态阻力(DR),临界压力(CP),差压(DP)。
2) 显示功能:动态显示颈总动脉处的流速波形、压力脉搏波波形和心电触发信号,并在显示屏幕显示上检测指标和数据;心电同步信号和同步触发信号(F9)可相互转换。
3) 采集和选择波形:采集流速波形和压力脉搏波波形;并可对采集的波形进行选择。
4) 计算功能:运用脑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计算出脑血管特性指标。
5) 存储数据:有一个庞大的病员信息资料数据库,储存病员信息。
6) 打印功能:打印病员检测报告。 |